CIM 是一种管理系统和网络的开放式方法,可用于管理包括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网络和设备在内的所有方面的公共概念框架。CIM 规范提供用于描述管理数据的语言和方法学。
CIM 定义了一组具有属性和关联的类,以便通过这些类来提供概念框架。该框架启用对特定受管环境(例如,数据存储器)中数据的组织。用于管理存储器阵列的 CIM 模式 2.11 提供了启用管理应用程序以便通过一种公共方式来管理数据的相关信息。
CIM 标准和 DMTF 规范提供了通过 HTTP 进行基于 Web 的企业管理(WBEM)操作的相关信息。
CIM公共信息模型工作原理:
当 CIMOM 首次启动时,它先向 SLP 注册,并提供关于其位置(IP 地址和端口)及其提供的服务类型的信息。客户机应用程序通过调用 SLP 目录服务来查找 CIMOM 的位置。在获得该信息之后,客户机应用程序打开与 CIMOM 的直接通信。
客户机在 CIM 模型的上下文中将请求发送给 CIMOM。该模型由 CIM 模式定义并被装入到 CIMOM 的存储库中。图 1 显示模式如何装入到 CIMOM 的数据存储器中。在安装期间,会自动管理数据存储器的受管对象格式(MOF)编译和创建。
当请求达到 CIMOM 时,CIMOM 将对每一个请求进行验证和授权。 请求被导向 CIMOM 的相应功能组件或导向特定于设备的处理程序(这种处理程序被称为提供程序)。
图 1. MOF 编译器将模型存储于 CIMOM 数据存储器中。
提供程序将代表 CIMOM 调用设备特有的编程接口,以满足客户机应用程序的请求。通常,这样的请求会将 CIM 请求映射到设备的编程接口。例如,获取类实例或实例属性的请求可能被导向提供程序,而该提供程序可能会使用设备特有的 API 对该设备提出一个或多个请求。图 1 显示设备和客户机应用程序间的通信结构。
中国对CIM的理解:
在中国,近几年提出的CIM指的是城市信息模型(CityInformationModeling)。2015年,在上海数慧举办的规划实务论坛上,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又提出城市智慧模型(CityIntelligentModel),进一步拔高对CIM的定义。吴院士指出,BIM是单体,CIM是群体,BIM是CIM的细胞。要解决智慧城市的问题,仅靠单个细胞的BIM还不够,需要大量细胞再加上各种连接网络构成的CIM才可以。
无论其中的字母I指信息还是智慧,CIM这个概念的提出,把视野从单体建筑拉高到建筑群和城市一级,给予智慧城市更加有力的支撑。
当然,要拉高到这个层面,仅仅有BIM设计软件是不够的,还需要GIS的参与。
在CIM中,GIS要提供四个方面的能力:
•提供二维和三维一体化的基础底图和统一坐标系统的能力;
•提供各个BIM单体之间连接网络管理能力,比如道路、地下管廊与管线等;
•提供管理和空间分析能力;
•大规模建筑群的BIM数据管理能力。